拉萨市社会救助典型案例(服务类社会救助型案例)

发布时间: 2025年10月30日 来源: 拉萨民政
背景色:

为进一步总结和宣传我市民政领域社会救助工作典型经验做法,更好地为基层社会救助工作者提供实践经验。我局将陆续发布拉萨市社会救助典型案例,推动社会救助政策精准精细落实见效。


27.

服务类社会救助型案例


基本情况

次某,74岁,分散特困老人,因眼疾失明且患重度风湿病,属于半失能状态,照料护理人员对其老人日常生活起居提供服务外,无法满足老人专业性护理照料需求。

案例焦点

针对次某享受分散特困人员照料待遇的同时,因身体残疾、行动不便,面临的专业护理需求,民政部门应该提供哪些服务类社会救助。

救助措施

一是解决实际困难。民政服务站社工通过入户走访为老人建档,精准掌握需求后,迅速解决插座损坏问题,并采购新鲜食材改善饮食;多次提供米、面、油和卫生纸等生活物资,解答健康疑问,保障老人基本生活需求。二是消除安全隐患。排查发现居住环境风险后,社工快速对接县残联,为老人申请适老化改造帮扶,落实1300元扶手安装资金,全程跟进施工进度与质量,完成院内防摔扶手安装。三是建立长效机制。建立跟踪帮扶机制,持续关注老人生活状态,链接企业、残联等多方资源,提供物资、资金支持,定期上门为老人买菜做饭,送去更多人文关怀。

救助结果

一是老人用电、饮食等急难问题得到快速解决,基本生活条件显著改善,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。二是院内防摔扶手安装完毕,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,有效降低意外摔倒风险,保障了老人日常行动安全。三是长效帮扶机制落地,专业照护缺失、日常生活困难等问题得到缓解,为老人安享晚年提供了稳定支撑。

经验启示

一是精准摸排是前提。通过入户建档、主动探访,精准掌握服务对象的身体状况、生活需求与居住环境,为靶向帮扶提供基础。二是资源联动是关键。积极对接企业、残联等多方力量,整合物资、资金、服务等资源,形成救助合力,高效解决实际问题。三是长效帮扶是核心。在解决即时问题的同时,建立持续跟踪服务机制,完善适老化改造等长效保障措施,才能从根本上破解独居老人照护缺失、生活困难的难题,真正实现“安享晚年”的救助目标。(此案例尼木县尼木乡民政服务站提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