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会救助工作典型案例 〔案例五〕
社会救助工作典型案例
〔案例五〕
一、案例背景
央某,11岁,西藏波密县人,属当地低保家庭中的困境儿童。目前,央某和母亲、龙凤胎哥哥以及外婆居住于林芝市巴宜区一公租房中,作为清洁工的母亲承担着家庭生活的重担。央某背部畸形,右后背有明显的突出,医生建议到内地去做治疗,但是最少需要20万元的治疗费用,因央某家庭无法承担20万元费用,未赴内地就诊。
二、对象情况
2021年9月18日,林芝市民政局第一次入户走访央某家,了解到央某患有先天性脊柱畸形导致的脊柱侧弯,迫切需要专业治疗。央某母亲介绍到,由于自己文化水平不太高,无法对两个孩子进行学业上的辅导,两个小孩的成绩都不太理想,多重的困境严重困扰着央某一家。
2021年10月,社会救助经办人员多渠道了解央某基本情况,梳理问题需求、综合分析评估,通过个案服务帮助央某走出生活困境。
三、思路做法
首先,注入希望:社工提供心理支持。社工初次接触央某时,央某对社工稍有抵触情绪,随着多频次接触,央某被社工的温柔和关心打动,不再对社工回避和不理睬,开始主动回答社工的问题。通过与服务对象的交流,社工基本了解了央某的家庭基本情况。根据央某家庭情况,社工制定详细探访计划,定期进行上门探访跟踪,及时为服务对象及该家庭成员提供心理辅导和精神支持,让她感受到关心与爱,陪伴其走出困境时期,做服务对象的“贴心人”。
其次,梳难解困:凝聚社会力量,对接精准帮扶。仅靠央某母亲微薄的收入,根本无力承担昂贵的治疗费用,央某的病情处于急需治疗却又无力支付治疗费用的困境。根据央某的实际困难,将其纳入由林芝市民政局发起的“七色花”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专项行动。链接非正式资源,发动社会爱心资源库,为央某构建社会支持网络,保障服务对象的基本生理需求。通过多部门联动,在央某前往深圳市儿童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前,及时帮助引导央某母亲申请办理“临时救助”,在林芝市民政局、巴宜区民政局、社区居委会多方的协助下,临时救助金顺利转账至央某母亲个人账户中,缓解服务对象家庭的燃眉之急。2022年2月16日,包括央某在内的第一批4名患病困境儿童前往深圳市儿童医院进行康复治疗,在医院的鼎力相助下,安排全院专家进行会诊,全程为服务对象提供绿色通道,使服务对象享受到三甲儿童专科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。近2个月的手术治疗后,央某于2022年4月19日顺利康复出院。
最后,温情陪伴,社工合力:成长路上,让爱不缺席。通过个案管理持续跟进央某的康复情况,避免住院治疗后,依然因家庭经济困难导致服务对象身体健康上的缺陷,并及时提供生活关怀和情感支持,为其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为助力服务对象健康成长,让该家庭感受到社工的关爱和温暖,社工特别邀请母子三人参加针对困境家庭开展的小组活动,不仅对服务对象进行物质上的帮助,更让他们从精神上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,体现了林芝市社工站建设“党建惠民”的底层逻辑。活动中央某发言表示:“在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爱下,一定好好学习,回报社会。好人一生平安!”
四、取得成效
一是实现由“救”到“助”的转变。促进社会救助由基本生活保障到助人自助,让困难群众在社会救助中实现“人”的全面发展,帮助辖区内的患病困境儿童的治疗康复和健康成长,经过一年多的个案跟踪,央某的个案在2022年7月顺利结案。
二是实现由“人找政策”向“政策找人”的转变。进一步完善主动发现识别机制,用脚画地图,促进社会救助规范化运作。及时链接各方资源向服务对象家庭给出反馈。央某一家享受到了相关兜底保障、福利政策和优质的医疗服务,身体及心理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。
三是实现由“一元救助”到“多维救助”的转变。促进困难群众救助由传统给钱给物的物质救助向健康服务、能力提升和社会融入的服务类多维救助转变。经过大半年的介入,社工通过了解政府部门、社区居委会、医院等多方的政策及信息,汇集社会资源、凝聚社会力量,逐步建立、完善“政府资金+社会资本+广东援助”的资金筹措长效机制,与深圳市儿童医院建立长期绿色通道合作关系,帮助重病、重残困境儿童及家庭解决实际困难。
截止发稿前,林芝市累计投入资金75万元救治重病、重残困境儿童5批27人,帮助其真正走出困境。实现救治一个重病、重残困境儿童挽救一个家庭的目标。
五、经验启示
通过探索依托“党建+社会救助”服务窗口和“物质+服务+技能”的服务体系,初步实现救助服务事项由社工“帮办代办”、困难家庭申请救助“零跑腿”的基层工作格局,确保困难群众救助诉求能够及时得到解决。通过与困境儿童本人、家庭、学校、社区、政府以及周边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系,林芝市汇聚社会资源,建立困境儿童保护服务体系,不断增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实效。从而进一步兜住兜牢兜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,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