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谈数字经济的认知

发布时间: 2022年05月31日 来源: 今日头条
背景色:

数字时代的来临,没有和任何人商量。在我们还没有反应过来时,大家已经被卷入数字经济的浪潮中。那么,什么是数字经济?新时代市场主体如何适应数字经济?本人通过认真学习并查阅相关的资料,分析如下。

首先,从宏观上弄清楚经济形态大三类:自然经济、商品经济、产品经济。在人类社会发展进展中,自然经济是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相适应的“自给自足”的经济形态;商品经济指的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;产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说的一种经济形式,也是马克思设想的在商品经济消亡以后的未来社会的交换方式。这种交换与商品交换的最大区别是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通过以货币为媒介的等价交换来表现,而是通过直接的产品交换来体现。更进一步说,产品经济是以生产力高度发达为基础的,并以全社会经济利益的一致性为前提,它是马克思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,最大特点“按需分配”。

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,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。数字经济则是网络化的市场经济,准确一点说,数字经济可以称之为“数字市场经济”或是“数字赋能的市场经济”。这从一点上看,商品经济、市场经济、数字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中的不同维次,同属商品经济。

其次,读懂市场平台。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。传统定义上的市场是一个实体,哪里有商品交换,哪里就是市场。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,电子商务、区块链、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市场经济,商品交换场所就分化为“线下”实体和“线上”网络。

再次,理解产品与商品。生产、分配、交换和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,生产在其中起决定作用。市场主体生产出来的是产品,进入市场交换就是商品。换句话说,企业的产品没有卖掉,对企业来说,不是商品而是产品,科目为库存。

再其次,讨论一下“稻草定律”。所谓“稻草定律”,路边的稻草,没人搭理,它就是一根稻草。卖白菜的人用它捆白菜,它的价值就与白菜一样;卖螃蟹的人用它来绑螃蟹,它的价值就与螃蟹同值。那么,如果把商品比作是螃蟹,实体市场充其量也就是“稻草”。货比三家商品价格主要由产品价值决定。

但是,互联网“线上”消费却给我们来了个措手不及。鸿星尔克,一个差点就被国人遗忘的国产品牌,即便企业亏损却慷慨解囊助力河南,因赈灾行动中振臂一呼,火遍全国,消费者蜂拥而购,网络直播间主持人力劝大家要理性消费,不要野性消费,网购说“只许你们野性捐款,不许我们野性消费吗?”主持人说鞋子断码,网购说“没事,鞋不合脚不是你们的问题,是我的问题,我削脚。”主持人说夏季款衣服没有了,网购说“没事,我打开空调穿羽绒服就行。”主持人说衣服生产不出来,网购说“没事,你给我卖布,我自己贴商标缝鸿星尔克穿。”这一波神操作,着实让人懵圈,消费者真缺那一双鞋子、一件衣服吗?非也。主要原因是企业爱国爱民的价值观,使消费者通过消费本企业产品实现爱国爱民的优良传统。当然,也得益于“互联网+”这个“线上”市场的传播。

再举一个例子。某县一家卖鸡的公司,在上海找了一家网络直播带货,一天销售8000只。每只鸡200元,鸡企、媒企各得100元,当日GMV就达到了160万元。而鸡企这一百元中,成本占去大部分。但是,如果不是“线上”直播,它的产品订单可望不可及。那么,问题来了,鸡和“线上”,用“稻草定律”解读,谁是螃蟹,谁是稻草?

最后,我想说的是,数字经济条件下的市场主体,除了严把产品质量观、提高企业文化价值大众认同外,“线上”市场培育的方向该如何定位和谋划,才能顺应“洪水猛兽”的数字经济环境而不被淘汰出局,做强做大做优,更高更远更久。

笔者认为,一是解放思想,转变观念。目前的产能过剩,产品质量不再是市场竞争的不二法则,仅仅是市场准入的一个必要前提,最关键的是如何让消费者知道你认同你选择你。二是大胆改革,创新培育。市场主体中的国有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,要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培育一定数量的数字企业,生产出数字产品,使国有企业中有专门从事“线上”市场管理的主体,数字赋能,通过增加现金流增利。三是招商引资,招才引智。加强互联网专业技术人才和专业团队的培养培训,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,“线上”“线下”双管齐下。为迎接智能数字经济打好基础。